爱美剧,爱生活 请登录 | 免费注册

劫匪

2019/05/12
阅读  5478

有两个人的名字,你一定听过——

 

邦妮和克莱德。

 

美国历史上著名的"雌雄大盗"。

 

真实人物照片(图源:FBI官网)

 

在20世纪30年代的美国,他们沿着洲际公路,一边逃亡,一边抢劫,成了政府的公敌,却也成了全民的偶像。

 

在他们伏法之后,自发来参加葬礼的多达几万人。

 

鲜花摆满了两人的坟墓。

 

仿佛葬在此地的不是罪犯,而是英雄。

 

克莱德和邦妮之墓,其中克莱德的墓志铭为:Gone but not forgotten(图源:wiki)

 

这之后,追捧他们的影视作品层出不穷。

 

最著名的版本是在1967年的那部影史经典,《邦妮与克莱德》。

 

片中的他们危险而迷人,野性而浪漫。

 

《邦妮和克莱德》

 

如今时隔半个多世纪,两人的事迹又被网飞捡起来重拍了。

 

但这次,他们不再如之前影视作品所塑造的一样,是英雄。

 

而是变成了——

 

《劫匪》

The highwaymen

 

 

故事得从一场越狱开始说起。

 

1934年1月16日,美国德州,伊斯特汉(Eastham)监狱农场。

 

在紧张的劳作中,有几个囚犯悄悄对着眼神,似乎在密谋着什么。

 

一个人上前和狱警假装聊天,另一个人抓了这个空儿去取藏在树桩里的手枪。

 

 

与此同时,农场外,一辆红色的福特V8缓缓停在了附近。

 

车里走出一位手拿汤姆逊冲锋枪的女人,一瘸一拐地走上前,对着农场上的天空咔咔就是一顿乱射。

 

 

枪声是干扰,是信号,也是掩护。

 

农场内的囚犯早已等候多时,趁此机会杀警窜逃。

 

这是一场蓄谋已久的越狱计划。

 

五名罪犯被成功救走,两名狱警中枪身亡。

 

但民众和媒体根本不慌,反倒是兴奋得很。

 

因为,被救走的是巴罗帮的成员。

 

 

巴罗帮,是20世纪30年代美国德州地区曾火爆一时的犯罪团伙。

 

其中最出名的,正是邦妮和克莱德。

 

光天化日,朗朗乾坤,杀人劫狱,关键罪犯还备受称赞。

 

是可忍,孰不可忍。

 

商议了很久,政府决定派出两名经验老到的德州骑警去抓人。

 

 

弗兰克·汉默(凯文·科斯特纳 饰),曾经的骑兵队队长,退休后赋闲在家,无所事事。

 

年迈体衰的他,现在连射个飞瓶都费劲。

 

梅尼·高尔特(伍迪·哈里森 饰)的状态则更差,没有工作,整天窝在家里逗外孙,还有酗酒以及前列腺问题。

 

用汉默的话来说就是,他走起路来像是85岁的老头子。

 

 

与风光无限的雌雄大盗相比,这两名警官简直默默无闻得让人心疼。

 

正如历史曾经流传的那样,哈默和梅尼就像"邦妮和克莱德的影子"。

 

他们总是慢人一步。

 

每当他们赶赴推测的抓捕地点,邦妮和克莱德总是刚刚离开。

 

最接近的一次,也还是被邦妮和克莱德狠狠地甩在了车后,只留下骑警二人在漫天黄沙里不知所措。

 

终究是老了,飙车都飚不过人家。

 

 

整部电影,几乎就是两人一遍又一遍地驱车穿越各个州,踏上追逐之旅的过程。

 

配上开阔寂寞的大远景,更显得徒劳而绝望。

 

PS:巴罗帮躲避追捕的方式就是跨州犯罪,因为根据当时的法律法规,汉默和梅尼无权跨州执法。

 

 

而除了抓捕总是棋差一招外,还有件事儿更让汉默和梅尼糟心——

 

人们对于邦妮和克莱德的狂热。

 

在片中,他们曾有一个机会将邦妮和克莱德当场击毙。

 

结果邦妮和克莱德的车却被慕名而来的市民们团团围住,让两位警官无法下手,最后只能不了了之。

 

街上的女孩们模仿着邦妮的造型,公路上随处可见支持这对雌雄大盗的标语......

 

 

最后当邦妮和克莱德被骑警们击毙,尸体被运回小镇时,人们更是哭天抢地,夹道相迎。

 

整个小镇被闻讯而来的人们挤得水泄不通。

 

 

而实际上,真实情况远比电影要夸张。

 

当邦妮和克莱德被乱枪打死的新闻放出后,举国震惊。

 

在等待验尸官来临的时候,前来围观的人们越来越多。

 

几个小时内,这个本来人口只有2000左右的小镇涌进了上万人,甚至还有人专门坐马车、火车、飞机来凑热闹。

 

当地的啤酒因此都涨了价,从15美分一瓶变成了25美分。

 

据赶到现场的验尸官后来回忆,狂热的人们疯了似地想留下点什么,试图拿走所有能拿走的东西。

 

满是血腥的衣服、头发、碎玻璃,据说还有个人拿出小刀,割下了克莱德的左耳......

 

人们围在车前抢夺纪念品,马路被围得水泄不通(图源:FBI官网)

 

听起来很魔幻,却是不折不扣发生过的现实。

 

因为,那是美国的20世纪30年代。

 

经济大萧条时期。

 

银行破产,百姓失业,社会动荡。

 

大萧条时期人们集结在银行外讨债(图源:wiki)

 

找不到工作的1500万美国人成了流民,还不上钱的农民成了银行的佃农。

 

俄克拉荷马大批农民破产逃荒,宾夕法尼亚州的乡下人穷到吃蒲公英和野草根......

 

而华衣锦服的富人依旧开着精美的轿车。

 

鸿沟般的贫富差距,政府的无作为,都让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敢怒不敢言。

 

于是,邦妮和克莱德不仅帮他们说了,还帮他们做了。

 

 

这也正是那部影史流芳的《邦妮与克莱德》所讲的事情。

 

在里面,他们被塑造成一对苦命鸳鸯。

 

邦妮是一个贫穷的兼职女服务员,业余诗人。

 

克莱德则是一个贫穷的理想主义罪犯。

 

两个低得不能再低的人凑在了一起,拿起了枪,反抗起了整个社会体制。

 

左为真实照片,右为电影致敬版剧照

 

他们来无影,去无踪,一路烧杀抢掠,却被传为了佳话。

 

百姓视他们为偶像,为楷模,为希望。

 

极具象征意味的经典场景之一

 

更何况,这两人还萌生出一段令人扼腕叹息的绝地之恋。

 

英雄与美人的悲情故事,向来叫人怜惜。

 

没有多少人能在影片最后强大的暴力美学中幸免于难:

 

飞鸟惊起,两人相视一笑,旋即被埋伏在路边树林中的警察们射成了筛子。

 

在这之后,几乎所有人都爱上了这部电影,也爱上了这对雌雄大盗。

 

他们的野性、他们的浪漫、他们的无奈,都让无数观众深深迷恋,为之疯狂。

 

这并不奇怪。

 

60年代的美国,反文化思潮日渐高涨。

 

民心涣散,反战情绪倍增,学生运动频起,经济衰退,政治出现危机......

 

那对侠盗鸳鸯的不羁和反叛,正好应了这股时代的大潮。

 

在片中,有这么一段经典情节:

 

农民看着被银行收回的房子,面露戚色。

 

克莱德掏出手枪对着房子就是两枪,然后突发奇想地告诉农民:我们是抢银行的。

 

这一句,正中所有老百姓的下怀。

 

于是,这俩人继30年代火遍全美后,又火了一次。

 

《邦妮和克莱德》经典台词

 

当然,电影也火了。

 

1968年,在第40届奥斯卡颁奖典礼上,《邦妮和克莱德》可谓是出尽了风头。

 

它不仅提名了当时几乎所有主要奖项(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男女主、最佳男女配、最佳摄影、最佳服装设计。)

 

还被称为——新好莱坞时代的发轫之作。

 

这之后,一大批颠覆传统的电影陆续出现(如《逍遥骑士》《毕业生》《2001:太空漫游》《法国贩毒网》等)。

 

结果就是,好莱坞重新称霸了全球。

 

《法国贩毒网》

 

没得说,这是部好电影,足以名垂影史。

 

邦妮和克莱德也称得上是传奇。

 

但,这对雌雄大盗却似乎承载了过于美好的希望与想象。

 

不论是电影,电视、音乐、书籍,还是音乐剧,追捧两人的作品一直就没停过。

 

人们很少想过:

 

倒在枪林弹雨中的有没有可能并不是自由,而是邪恶。

 

邦妮和克莱德的遗体

 

1968年11月,W.D.Jones(巴罗帮成员之一)在接受花花公子采访时拒不承认他们银行大盗的身份,因为邦妮和克莱德并不喜欢抢银行。

 

他们喜欢抢的只是一些小商店、加油站便利店以及杂货铺。

 

一方面,是因为银行根本就没钱。

 

另一方面,也表明他们可能并不是什么侠盗,而真的就只是劫匪。

 

 

他们可能确实想反抗这个崩坏的社会,但他们用的方法却实在很难和正义扯上关系。

 

据不完全统计,他们在逃亡过程中至少杀了9名警察,4名平民。

 

1930年10月,他们抢劫一间商店时将店主打死,目的只是为了一些杂货和28美元现金。

 

正如《劫匪》中汉默对克莱德父亲所说的那样:你的孩子可能以前没有黑暗的灵魂,但现在有了。

 

人是会变的。

 

我们可以感慨于他过去的纯真善良,却也不能无视他现在的恶贯满盈。

 

 

这两部电影就像镜子的正反面,一体两面,互为补充。

 

在《邦妮与克莱德》中,雌雄大盗是生动的。

 

但警察沦为了愚蠢的符号。

 

编剧甚至杜撰了一个汉默被邦妮和克莱德抓住羞辱,怀恨在心的情节。

 

汉默被绑起来和他们拍照

 

而《劫匪》也没好到哪儿去。

 

尽管骑警的形象终于鲜活了,邦妮和克莱德却消失了。

 

整部电影里,他们只露过两次面。

 

但当把两部电影放在一起看,你会蓦然发现,这像极了一场隔了半个多世纪的对话。

 

年轻时,恣意飞扬,为了自由可以与世界为敌。

 

年老后,沉默寡言,纵有不解还是选择了面对。

 

 

关于后者,也是《劫匪》里,我最偏爱的一个点——

 

两位骑警的老无所依。

 

垂垂老矣,但汉默和梅尼最终还是选择踏上了这趟千里追凶的危险旅程。

 

他们被信仰中的正义所召唤,却发现如今的一切都让人难以理解。

 

你很难说,最后把邦妮和克莱德打成筛子的100多发子弹里,不包含对这个疯狂时代的控诉和泄愤。

 

而当最后一切都尘埃落定时。

 

两位骑警站在橱窗后,看着窗外成群结队来围观劫匪的人们,像是在接受着一场幻想中的表彰与嘉奖,落寞而彷徨。

 

他们从来就没有胜利过,邦妮和克莱德也一样。

 

胜利的,永远是滚滚向前的时代。

 

坦白讲,《劫匪》并不"好看"。

 

因为叙述视角的问题,片子难免显得异常平淡,观感普普通通。

 

但它给了我们一次机会,去冷静下来再次回顾那个疯狂的传奇。

 

更何况,能看这两位老戏骨饰演两名硬汉,互相飙戏两小时。

 

你还要啥自行车。

爱美剧tv推荐 劫匪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