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美剧,爱生活 请登录 | 免费注册

阎锡山与蒋介石的政治博弈:从盟友到对手的转变


小美发布 2025-06-05 21:31:17 阅读 118 字数 2229
33



1927年,蒋介石领导的北伐战争取得了对吴佩孚和孙传芳的胜利,开始统一全国。在北伐后期,阎锡山加入了蒋介石的阵营,支持北伐。1927年6月,晋系军阀阎锡山正式加入国民党北伐。在此前后,他周旋于张作霖、冯玉祥之间,既谋求与张作霖联合,又与冯玉祥保持联系,最终选择了支持蒋介石。


在北伐战争中,阎锡山扮演了重要角色。他不仅提供了军事支持,还帮助蒋介石解决了北方的军阀问题。作为北伐四个大股东之一,阎锡山获得了巨大的政治分红,分到了山西、绥远、察哈尔等地区。这一时期,阎锡山与蒋介石的关系相对良好,双方都从合作中获得了利益。


北伐结束后,阎锡山成为山西的统治者,而蒋介石则建立了以南京为中心的国民政府。此时,阎锡山继续奉行"三不二要主义",尽量避免与中央发生冲突,同时保持对山西的控制。这种策略使他能够在国民政府的体制下继续统治山西,避免了直接对抗的风险。


然而,随着蒋介石开始着手统一全国的军事力量,阎锡山的地位开始发生变化。蒋介石试图削弱地方军阀的势力,将军事力量集中到中央。在这种背景下,阎锡山与蒋介石的关系开始出现裂痕。


1928年6月,北伐军占领北京后,蒋介石邀请冯玉祥、阎锡山、李宗仁等集团军总司令就军队改编遣散问题交换意见。但多次会议均无结果,并演化成彼此间的激烈斗争。当时各地军阀纷纷拥兵自重,国民政府的财政和军事控制面临巨大挑战。


1929年1月1日,国民政府成立了"国军编遣委员会",商讨国军的编遣,以减少军费支出和削弱地方军阀的势力。蒋介石决定在此推动"军队中央化",编遣会议计划将当时中国84个军近220万人以上的部队大幅削减。然而,这一计划遭到了各地方军阀的强烈反对,特别是冯玉祥、阎锡山和李宗仁等实力派人物。


在编遣会议期间,蒋介石的策略是尽量调和各方的意见,着重引诱冯玉祥、阎锡山、李宗仁等放弃兵权,到中央来担任军政部长、内政部长和军事参议院院长等虚职,最终取消政治分会的设置。这一策略旨在削弱地方军阀的实际权力,将军事力量集中到中央。


蒋介石特别针对阎锡山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他首先任命阎锡山为蒙藏委员会委员长,以孤立冯玉祥和李宗仁。这一任命看似是对阎锡山的重用,但实际上是一个没有实权的虚职,目的是削弱阎锡山在军事上的影响力。同时,蒋介石还试图通过增加编遣区的办法压缩他人的军队规模,进一步削弱地方军阀的力量。


1929年3月15日,第三集团军总司令部被撤销,代之以第三编遣区办事处。第三集团军原本由阎锡山领导,这一撤销意味着阎锡山失去了对第三集团军的实际控制权,成为了一个光杆司令。阎锡山对此感到上当受骗,遂联合冯玉祥以辞职并以相偕出洋相要挟,试图迫使蒋介石让步。


1929年6月25日,冯玉祥抵达太原,阎锡山将冯玉祥软禁起来。这一举动一方面是为了控制冯玉祥,另一方面也是为了向蒋介石施压。阎锡山希望通过软禁冯玉祥,迫使蒋介石在编遣问题上作出让步。


冯玉祥是当时中国的重要军阀之一,与阎锡山有着复杂的关系。1925年,冯玉祥脱离北洋军阀阵营,遭到张作霖奉军重创。此后,冯玉祥与阎锡山的关系时好时坏,但总体上保持着某种同盟关系。


阎锡山将冯玉祥软禁在五台县老家,表面上是保护冯玉祥的安全,实际上是为了控制冯玉祥,防止其与蒋介石合作。在软禁期间,冯玉祥对蒋介石的不满情绪日益增长,这为后来冯玉祥与阎锡山联合反蒋埋下了伏笔。


参谋长吴锡褀路过太原,去看望被软禁的冯玉祥,正碰上冯在上课。老先生比今喻古、煽风点火,引得冯玉祥大骂蒋介石不止。这让吴锡褀非常忧虑:当时冯玉祥的不满情绪已经很明显,这对蒋介⽯来说是一个严重的问题。


冯玉祥被软禁期间,编遣会议在南京重开。阎锡山因对中央编遣会议不满,遂联冯反蒋。冯玉祥决定发动反蒋战争。10月10日,冯玉祥正式行动,开始了后来的中原大战。


1929年10月28日,国民政府任命阎锡山为陆海空军副总司令。这一任命看似是对阎锡山的重用,但实际上蒋介石有自己的打算。蒋介石声称"在中央有职务者不得再兼省职,国务委员应在京,无事不得离职",意在让阎锡山离开山西,到南京任职,从而削弱他在山西的权力基础。


阎锡山深知蒋介石的这一任命是调虎离山之计,因此推诿不就。然而,在各方人士的敦促下,阎锡山最终于11月5日就职,但并不到南京视事,而是继续留在山西,保持对山西的控制。这一举动表明阎锡山虽然表面上接受了任命,但实际上仍在抵制蒋介石的控制。


阎锡山一面电请中央撤销对冯玉祥的处分,一面随同吴稚晖于6月30日来到北平。蒋介石于是委任阎锡山为全国海陆空军副总司令,使阎处于一人之下、万万人之上的地位。然而,这实际上是蒋介石的策略,目的是将阎锡山调离山西,削弱其在山西的影响力。


想要两边取利的阎锡山,虽然当上了陆海空军副总司令,却上了蒋介石的当。蒋介石要调虎离山:这样,阎锡山必须离开他的老巢到南京去当官,以让其他的晋系将领失去与阎锡山的联系,从而削弱晋系的整体力量。


1930年4月1日,阎锡山在太原成立了陆海空军总司令部,自任总司令兼第三方面军总司令,并与冯玉祥、李宗仁等联名发表倒蒋通电。以阎锡山为首的中原倒蒋战争全面展开。这场战争被称为中原大战,是民国史上规模最大的军阀混战之一。


在中原大战中,阎锡山、冯玉祥和李宗仁联军对抗蒋介石的中央军。然而,由于蒋介石得到了张学良的东北军的支持,联军最终失败。阎锡山被迫逃离山西,前往大连避难。


阎锡山在与蒋介石的合作与对抗中,经历了从支持到被玩弄的全过程。他最初希望通过支持蒋介石,获得中央的认可和支持,巩固自己的地位。然而,蒋介石利用编遣会议的机会,削弱了阎锡山的军事力量,并通过任命其为陆海空军副总司令,试图将其调离山西。


阎锡山的失败在于他低估了蒋介石的野心和手段,同时也高估了自己的实力和影响力。他试图通过各种手段在中央和地方之间寻找平衡,但最终还是被蒋介石的策略所击败。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