娄师德是唐朝时期的宰相,也是一位名将,为人深沉、有度量,有人触犯了他,他总是忍让宽容,而且不在脸上流露出半点恼怒。他宽容谦逊,又有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能力,身居高位,却为人稳重低调,在娄师德的身上能让我们学到为人处事的智慧。
在武则天登基之后,让娄师德来担任宰相,在这期间娄师德几乎都是待在京城,但是武则天又担心边防军队荒于建设,所以又让娄师德继续管理营田,娄师德没有辜负武则天的信任,在他管理下,武周拥有了一支十余万人的精锐部队,也解决了作战时粮草补给短缺的问题,进一步确保了大唐边境的稳定。
对一个人的考验,不是来自于内部,就是来自于外部,公元695年,吐蕃内乱。为了平息吐蕃内部的政治斗争,吐蕃再次将战火引向了大唐。娄师德再次奉命讨伐吐蕃,然而这次的情况和以往不同,这一次噶尔·赞婆是来和娄师德拼命的,战败了噶尔·赞婆在吐蕃内部也躲不过被清算的命运,双方一交战便是死战。
唐军战败了,娄师德也因此被贬为了原州员外司马。身处顶峰的娄师德跌入了人生中的低谷,在这样的大起大落之后,娄师德仍然保持着一颗平常心,他并不介意自己担任什么职务,继续脚踏实地的干好每一件朝顶指派给他的活。
凤凰只有经历了血与火的洗礼,才会涅磐重生,娄师德在人生顶峰遭遇的这次挫折,也让娄师德一切从头开始。娄师德经历住了考验,公元697年,武则天任命娄师德担任同凤阁鸾台平章事,娄师德再次担任宰相。
娄师德的人生经历了起起伏伏,娄师德再次回到了宰相任上,这时的娄师德面对一切都已经淡然了,他没有任何居功自傲的表现,对待同僚,下属们都非常的谦逊,卑微。
狄仁杰是武则天眼中的红人,他就看不惯娄师德的作风,狄仁杰经常找武则天打娄师德的小报告,一天武则天递给了狄仁杰一叠奏章,让狄仁杰打开翻看,里面竟然全都娄师德举荐狄仁杰的奏章,狄仁杰也因为这一次经历,十分的敬佩娄师德。
娄师德不仅是对同僚十分包容,他对待下属们也非常的宽容,娄师德曾奉命到定州巡视,他和下属们在一个驿站吃午饭,他发觉只有自己吃的才是精细的米饭,而下属们吃的都是糙米,他就找来驿长询问为何属下们和自己吃的不是同一种米?
驿长回答道,驿站没有那么多精细的粮食,所以只能给娄师德一人吃精米,娄师德听后并没有斥责驿长,只是将自己的粮食也换成糙米和下属们一同食用。娄师德这种宽容忍让的处事风格,其中包含着的是为人处世的豁达情怀。
娄师德对朝廷,对国家,可以说是尽职尽责,忠心耿耿。他这种脚踏实地,低调内敛的处世风格,体现的是他对国家和自身责任的担当,他只是是一个文官,却能在国家有难之时挺身而出。在面对乱局之时,又能放下个人得失,以大局为重。
面对同僚,娄师德能够宽容处事,从不以自己地位权势打压排挤对手,也正是娄师德这种高尚的品格,让他经历住一次又一次的考验磨砺,能让他在身居高位,又再次跌入低谷时浴火重生,也让他在国家危难之时能够扛起保家卫国的重任。
也因为娄师德的这种性格,让他在武则天执政时期,经历住一次次的大风大浪,却能波澜不惊,最后成就不朽的传奇。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