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胜、吴广在僻静处密谋大事,一名道士突然走出来。两人欲杀人灭口,道士说:“你们图谋大事,我有良策。”陈胜、吴广两人对望一眼,听这个不请自来的道士说了计划后,觉得比他们两人原来的计划有更大的机会。于是,三人商量好后各自分头行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木兰历史小编一起往下看。
为什么陈胜吴广要准备反秦呢?其实这并非他原来就准备好的计划,只是因为天气连日大雨,道路难行,造成他们未能按时间完成命令到达目的地。按照大秦法律,他们犯下了杀头之罪。陈胜心里不甘引颈受戮,一路沉默着想怎么自救,他觉得唯有揭竿而起,拥有自己的队伍,才能改变自己的命运。但是他势单力薄,实在是想不到什么好办法。
吴广是他的好友,猜出了他的心思。于是有一天他找机会,把陈胜拉到一个无人的地方,问他心里的想法。陈胜说,我们未能按规定期限到达目的地,按照秦国律令,我们必死无疑。现在秦朝苛政,民心不稳。如果我们能揭竿而起,或许能创出一番事业。
当然,陈胜、吴广和道士三人的计谋,起到的作用的确也很大。鱼肚子里面的小竹筒和狐狸说的“陈胜王”,这是阴谋,和后来刘邦砍白蛇的含义差不多。这也是古人惯用的办法,目的是制造一种天命所归的形象,容易得到人们拥护。
而当众杀两位校尉,那就是阳谋了。因为人都杀了,而且大家也在场旁观者,不救人也是死罪。这就是赶鸭子上架,断绝了其他人心里的最后一丝希望,反正都是死,不如死的轰烈一些。
古今往来于成大事者,必须有勇有谋,也需要有人才相助。悲剧者比如项羽,自以为有万夫莫敌之勇,手下有韩信这种人才竟然不用,后来反而兵败韩信“十面埋伏”之下,这难道不可笑吗?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