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美剧,爱生活 请登录 | 免费注册


清朝一直大力“禁火器” 火器在民间为何泛滥如此严重



摘要:清代尽管大力禁火器,但民间火器泛滥成灾,原因包括需求量大、监管不便和官方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尽管如此,火器并未引发大的混乱。


  对清代民间火器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木兰历史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清代大力“禁火器”,为何民间却火器泛滥?

  火器,是人类历史上的一大创举。早在宋代时期,我国就已经出现了火器。到14、15世纪,火器在西方已经普及,火枪和火炮基本取代了大刀长矛。在同时期的东方,也出现了一股火器发展的热潮,尤其是明末清初,火器制造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明代火器举世闻名,不仅数量大而且种类繁多。即使清代时期,火器仍然得到了很大的发展,清军火器装备比例很高,火炮制造更是越造越好。由于火器威力巨大、使用便捷,清代又吃过火器的亏,所以清代对火器控制非常严格,一直大力“禁火器”。但清代的火器禁令并没收到什么实效,火器在民间泛滥严重,会党、土匪、海盗等团体都拥有火器,有些海盗甚至还有火炮。那么为何清代火器越禁越严重?

  第四,民间火器需求量大,监管不便。大清国土辽阔,人口众多,而八旗和绿营数量有限,民间火器需求庞大,猎户需要、地主需要、团练需要、会党需要,连农民为保护自己的财产和驱逐野兽也需要,所以火器需求量很大,屡禁不止,官府根本监管不过来。加上官匪一家,官府对民间持有火器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所以导致民间火器泛滥,很多地方连孩子都会使用火器。三元里之战,很多乡民就使用抬枪和土炮对付英军,由此可见,火器使用在当时已经蔚然成风。不过虽然清代民间火器泛滥,但并未惹出什么大的乱子。一是民间火器质量不行;二是弹药采购补给不便;三是大家都有火器了也就等于都没有;四是清代时期中国还是宗族社会,士绅共治,造反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