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美剧,爱生活 请登录 | 免费注册

元末猛将张定边,他的一生经历过哪些事情?



  张定边的故事大家喜欢吗?今天木兰历史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

  说起元末明初的猛将,可能绝大多数都会想到常遇春、蓝玉、徐达、等等一大批朱元璋麾下的名将,当然这不仅仅是得益于老朱最后赢了,他们本身也确实有一定才华。

  但是在元末明初的历史上还有一个被忽视的名将,不世猛将:张定边!

image.png

  张定边,湖北沔阳(今湖北仙桃)人,出身渔家。他身材魁梧,留着五绺美髯,潇洒英俊。知天文识地理,习兵法,练武功,精拳艺,擅岐黄。为人急公好义,路见不平拔刀相助。

  他在湖北黄蓬镇与陈友谅、张必先结拜为兄弟,而陈友谅作为一代枭雄,却自始至终都没有怀疑张定边与张必先两人的忠诚,张定边,张必先两人也自始至终效忠于陈友谅,三人堪称元末版的“桃园三结义”。

  当然也因为他们最后输了,所以张定边在历史上的名声远不如常遇春等人大。

  1355年(至正十五年)正月,张定边随陈友谅起义反元,投靠当时的“天完政权”倪文俊部。但是他们没有远大志向,至 正 十六年年,蕲水就被元军攻破,徐寿辉幸免逃脱。不久声势又起,迁都汉阳,但被丞相倪文俊控制。可以说天完政权在一开始就“完了”。

  1357年(至正十七年)九月,倪文俊谋害徐寿辉没有成功,逃到黄州,投奔陈友谅,陈友谅乘机杀了倪文俊,吞并了他的军队,自称宣慰使,有了军队的陈友谅开始率军攻打江西、安徽、福建等地,而在这些征战中张定边每战必猛冲猛杀,攻无不克,战无不胜。

image.png

  1360年,陈友谅攻陷鸠州,杀徐寿辉,随即登基称帝,国号汉,改元大义,以邹普胜为太师,张必先为丞相,张定边为元帅。

  陈友谅在于朱元璋的斗争中,看到他的疆土慢慢减少,十分愤怒,尽发精锐进攻南昌,决定元朝末年天下归属的鄱阳湖之战,终于到来了。

  武汉为九省通衢,有长江天堑之险阻,刚刚战败,不应急进动师,张定边再三劝陈友谅,当务之急在安民息兵,整军坚防,待机出击。

  但陈友谅专横独断,不纳张定边等诸将之言,最终被围于鄱阳湖。朱元璋下令放火焚烧陈友谅的船只,其弟陈友仁等都被烧死。这个时候张定边站出来了,试图擒贼擒王,先斩杀了朱元璋。

image.png

  当时张定边在关键时刻单刀直入,以孤军冲进朱元璋水军前阵,直指朱元璋所乘的座舰。

  并且连斩朱元璋军中韩成、陈兆先、宋贵三员大将,眼看着张定边朝自己冲了过来,朱元璋急命座船躲避,但谁知座船竟然搁浅。千钧一发之时,幸好常遇春看见了,赶紧拉弓射箭,一箭射中张定边,张定边被射中后,无力指挥战斗,就此退出朱元璋水军。

  “友谅大举围南昌。从太祖击之。遇于康郎山,舟小不能仰攻,力战几不支。通海乘风纵火焚其舟二十余,敌少挫。太祖舟胶,友谅骁将张定边直前,犯太祖舟。常遇春射中定边,通海飞舸来援,舟骤进水涌,太祖舟得脱。”

  此战后双方继续对峙,后来双方大战于泾江口,汉军且战且走,但日落之时仍未能摆脱。陈友谅当时从船中伸出头来,指挥作战,却被飞箭射中,贯穿头颅,陈友谅当即死去。

image.png

  陈友谅军土崩瓦解,太子陈善儿被擒,太尉张定边趁夜挟持陈友谅的次子陈理,载上陈友谅的尸体逃回武昌。

  张定边等护陈理返回武昌后,立陈理为帝,改元德寿。

  不得不说张定边确实无愧于其名,大汉国就靠着他支撑着了,可惜神通不敌天命,老朱这个时候大势在握,已经堪称无敌,随后立即进攻武昌。

  陈理投降了,但是张定边不愿做朱元璋的降将,遂于洪武元年(1368)戊甲孟秋,遁入泉南灵源山隐居。为避前嫌,削发为僧,自号沐讲禅师。

  老朱也是个大气人,没有追究当年差点被张定边砍掉的事反而大手一挥让张定边安心当和尚去了,几十年后才安然而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关注历史人物和历史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