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美剧,爱生活 请登录 | 免费注册


石崇简介 西晋文学“金谷二十四友”巨子石崇生平



摘要:石崇是西晋著名富豪,其财富并非继承自家族,而是通过自己的努力和机遇积累而成,包括在荆州刺史任上劫掠富商致富以及与皇帝舅舅王恺斗富。石崇的父亲石苞虽官至大司马,但对石崇的财富并无直接影响。石崇的致富经历和家族背景引发了后人对其财富来源的好奇和讨论。


  石崇,西晋文学团体“金谷二十四友”巨子、著名富豪。字季伦,父亲是西晋开国元勋号称“娇无双”的美男子石苞。石苞临终,分财物与诸子,独不及崇。其母以为言,苞曰:“此儿虽小,后自能得”。史书记载石崇发家是在荆州刺史任上劫掠往来富商致富,可是之前石崇和皇帝的舅舅王恺几轮斗富已然大获全胜。石崇是元勋之子仕途自然平步青云,后来渐渐不得志乃在洛阳城北二十里河阳购置金谷别业,招集天下文人结社吟诗好不风流。外甥欧阳健曾得罪小人孙秀,孙秀得志后又向他索要绿珠,石崇不给于是被诬为乱党夷三族,绿珠也为了他坠楼。

  石崇作为古代富豪知名度颇高,人们常爱说他和皇亲贵戚斗富及绿珠为之坠楼的故事,导致后人对石崇之富印象特深,而石崇是怎么富起来的人们仿佛不很在意。

  石崇的父亲石苞,在晋武帝时曾官至大司马,后曾一度遭受排挤,最终死于泰始八年。不太能看出石苞有多富,只知道他生有六个儿子,而石崇是其最小的一个。

  石苞临死前将自己的财物分给诸子,可恰恰不给这最小的儿子石崇,石崇的母亲对此提出异议。石苞说:此儿虽小,后自能得。此话颇有点奇怪,就算石崇从小极敏惠,勇而有谋,按常理去想,也应该分得父亲的一份财物。但这奇怪之举却告诉后人石崇的财富不是从他先人那儿继承来的。

  石崇后官至城阳太守,伐吴有功,封安阳乡侯。但这不能保证使他富起来,而且能富到压倒贵戚王恺的地步。因为在伐吴过程中得以封侯者为数不少,王浚是伐吴第一功臣,所以刘禹锡写有“王浚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的诗句。王浚这人年轻时就好奢侈,因伐吴之功被封为襄阳县侯时,其子同时也被封侯,赐绢万匹,钱三十万。但王浚也只是自己玉食锦服、奢侈自逸,以这样的家私还没表现出和人斗富的举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