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美剧,爱生活 请登录 | 免费注册


清朝的铁帽子王和普通亲王有哪些区别?



摘要:清朝铁帽子王身份尊贵,不受世袭递降制度约束,区别于普通亲王;清朝爵位分为皇室、功臣、蒙古王室,功臣爵位和蒙古王室爵位基本世袭罔替,但待遇低于皇室爵位;清朝严格控制爵位,节省国家财政。


  清朝的铁帽子王和普通亲王有哪些区别?铁帽子王身份比普通亲王更尊贵,在整个清朝历史上只有三十六位亲王,其中包括了二十六位普通亲王,十位铁帽子亲王,再加上清朝历史上还有两位铁帽子郡王,因此清朝共计有十二位铁帽子王。

  清朝的爵位分为皇室爵位、功臣爵位、蒙古王室爵位,皇室爵位共分十二等级,按照等级从高到低来说分别是和硕亲王、多罗郡王、多罗贝勒、固山贝子、奉恩镇国公和不入八分镇国公、奉恩辅国公和不入八分辅国公、一二三等镇国将军、一二三等辅国将军、一二三等奉国将军以及奉恩将军。

  通常情况下只有皇帝的兄弟和子侄才会被封为亲王,但是清朝的皇室封爵与其他朝代表不同,其他朝代只要是皇帝的兄弟和子侄全都能封王,而且只要封了亲王,那他的子子孙孙世世代代就都是王爷了,清朝皇室爵位却是采用的世袭递降承袭爵位制度。

  所谓世袭递降就是指清朝的皇室爵位每继承一代人就要降一级爵位,比如亲王死后他的儿子想继承爵位,就只能降一级承袭郡王爵位,这也叫作世袭递降。

  铁帽子王区别于普通亲王就在于它不受世袭递降制度的约束,也就是说铁帽子王的铁就在于不管传多少代人都不需要世袭递降的承袭爵位,祖祖辈辈永远都是王爵,所以这也叫作世袭罔替。

  功臣爵位分为公、侯、伯、子、男五级每级三等共十五个等级爵位,蒙古王室的爵位和皇室的爵位差不多,不过蒙古王室爵位直到辅国公这一级,而且蒙古王室还有一个比亲王爵位还高的汗爵。

  功臣爵位和蒙古王室爵位基本都是世袭罔替的,只不过同级别的功臣爵位和蒙古王室爵位的待遇要比皇室爵位低很多。


  比如雍正的十三弟怡亲王胤祥,由于胤祥在老爹康熙时期卷入一废太子的事件中,胤祥在一废太子后失去了老爹康熙的喜爱,因此终康熙一朝他都没有获得封爵。但是到了雍正继位后,雍正十分喜爱和器重胤祥,直接册封他为怡亲王,并且在胤祥去世后他的怡亲王爵位还获得世袭罔替的待遇,也就是成了铁帽子王,胤祥就属于典型的恩封亲王。

  功封就是指皇室宗亲靠军功获封爵位,清朝皇室的功封爵位基本都是清初时期获得,毕竟清初时期战事比较多,战场上好立功,这样才能获得功封爵位。

  清朝对爵位的严格控制,也使得国家财政节省出很大一笔钱,一直到清朝灭亡时,将近一万五千多人的皇室成员中仅有6.3%的人享有爵位待遇,而且这6.3%享有爵位待遇的皇室成员中又有75%的人只是享受低等级的爵位待遇,在控制皇室封爵这一点上清朝要比明朝好得多。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