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美剧,爱生活 请登录 | 免费注册


南唐与后周都是短命政权,他们之间存在哪些差异和共同点?



摘要:南唐与后周在文化方面存在显著差异,南唐文学艺术兴盛,后周则重视武务实;南唐佛教兴盛,后周则禁佛;两朝文化差异源于各自实际情况。


  南唐与后周都是短命政权,一个是南方奠定的政权,一个是北方奠定的国家。他们之间存在哪些差异和共同点?今天木兰历史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

  一、文化方面的差异体现

  1.文学艺术南兴而北衰

  开篇就曾提及南唐历朝历代的君王非常重视文化艺术的发展,多代君王甚至制定了相应的政策奖励先进文化创造者,以至于南唐的诗词歌赋非常发达,南唐后主李煜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根据历史的记载,李煜在文学和艺术创作方面很有天赋,甚至于他的书法、绘画也自成一派,音乐、歌舞等略有心得,用现在的话来说他就是一个妥妥的文艺青年。

  正所谓“上行下效”,像李煜这么优秀的文艺皇帝南唐虽然不多,但大部分皇帝都喜欢文艺,这也就造成了南唐一篇诗词唱和繁荣景象,统治者的爱好推动了南方文化的发函。

  纵览整个五代十国,南唐的文学兴盛无疑是首屈一指,举国上下文艺气氛浓厚,学习蔚然成风,所留下来的成果与作品也比较丰硕,单单李煜一人就足以代表一个时代。

  相比于南唐,后周一朝则没有文学氛围,亦或者说文艺发展非常的低迷。这一种现象不仅仅出现在后周,后周土地上之前的朝代也同样如此,双方形成了巨大的文化差异。

  2.南唐兴佛而后周禁


  从经济的角度来说,佛教氛围下的寺院、僧侣即使占据大量的土地,他们也是不需要缴纳任何税收的。南唐多年来没有经历战争,和平发展的经济环境,使得他们可以支撑这样一种文化体系。

  可是,后周处于中原地带战火不断、硝烟不断,这就容易导致经济体的崩溃与落后。若是再大肆推广佛教文化,朝廷不仅会失去大量的税收来源,还必须要给寺院提供大量免税土地,这无疑是不符合统治者需求的。

  从这个角度来说,后周世宗柴荣登基之后,大量的寺院被取缔、大量的僧侣还俗、大量的佛像被铸造成钱币是非常合理的,因为这样既能够提供很多的劳动力,也为社会的发展提供了足够多的生产资料。

  其实,无论是南唐崇尚文艺之风的文化,还是后周崇尚武务实之风的文化,都是与各地的实际情况相符合的,因为有生存和发展的土壤所以才会持续延续下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